健康三寶:飲食、鍛煉、心態

孫素明 • 2025 Jan 5

健康條件1:飲食

首先,什麼是健康飲食?簡而言之,是指清淡、有營養、好消化。


為什麼飲食要清淡?中國傳統醫學從古到今都講究清淡飲食,不過量食肥甘厚味。《內經》中說:「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使人中滿」,就是指多食油膩食物容易化痰生熱,多食甜膩之品容易使人腹部脹滿,脾胃受損,還容易出現肥胖、痛風、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如瘡瘍壞死等等,這些都已經由現代醫學所證實。


正因為肥甘厚味易加重腸胃負擔,且能量過剩,容易導致人體不適和各種疾病,所以中醫才要強調清淡飲食的重要性。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水質清澈沒有雜質,河道才通暢而不容易擁堵;如果水質渾濁油膩、雜質污垢充斥,那麼流動就緩慢不順,久則容易堵塞水道,出現種種問題。我們的腸胃就像這個水流的管道一樣,清淡的飲食才容易消化,容易通過,反之就容易壅塞出問題。


有營養好理解,也容易為大家所接受。我們要生存,肌體要運動要工作,需要充足的營養和能量供給,所以需要營養均衡、能量充足的食物,我們日常所用的米麵糧油、雞鴨魚肉蛋奶、水果蔬菜等等,都是我們養身立命不可或缺的必備食物。


好消化更易理解,雖然我們吃得很好,營養充分均衡,但如果過於油膩,過於寒涼,或過於辛辣刺激,或過多過飽超出了我們腸胃的消化能力,不僅不能為我們人體吸收利用,反而變成了腸胃的負擔,可能造成我們消化不良,甚至出現腹痛、腹脹、腹瀉、頭暈乏力等等問題或疾病。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健康飲食的原則呢?我們大都喜歡吃那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但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講,又要清淡、有營養、好消化,這就需要我們全盤考慮才達至均衡飲食了。比如說,每款食物來一點,每款都不過量,均衡搭配,既有足夠的蛋白質,又有澱粉質、礦物質、維他命、纖維等,既滿足口腹之慾,又不加重腸胃負擔,保證了身體健康。


萬一多吃了油膩的食物,怎麼辦呢?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也不要緊,只要我們適當地多吃一些雜糧、水果,飲用一點清茶,多喝一點水,清潔一下腸胃;再多做一點運動鍛煉就更好了,不僅提高身體機能,還能把那些對人體有害的代謝廢物盡快分解並排出體外。


健康條件2:科學合理的鍛煉

鍛煉有利於健康,結論已毋庸置疑,問題是什麼樣的鍛煉和怎麼樣鍛煉才能達到比較好的療效。


首先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跑步、體操、打球、器械健身、跳繩、踢毽、武術、太極等運動項目太多了,關鍵是選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而且方便長期堅持的項目。好之者不如愛之者,如果你非常喜歡,有合適的場所,有合適的玩伴等等,就容易長期堅持,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行的,健康的體魄還需要長期有規律的鍛煉才能逐步形成。好的項目可以是一項,也可以是幾項交替進行,避免過於單調和重複。


稍微難一點的就是鍛煉的強度和時間了。一般來說,每周鍛煉應該不少於三次,每次30至60分鐘為佳。健身鍛煉的目的是保持健康,遠離疾病,這和競技體育的高強度是有本質區別的。所以要根據個人年齡和身體狀況,既要循序漸進,又要強度適中;既要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又要避免傷病和過度疲勞帶來的厭倦感,一般以鍛煉後第二天感覺舒服,仍有興趣樂於繼續鍛煉為佳。如果鍛煉進行的不順利,或者感覺效果不佳,就要找醫師諮詢了。專業而有經驗的醫師會幫助你尋找原因,調整計劃,制定合理的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健康條件3:良好的心態

中醫特別強調精神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俗話也講「氣生百病,百病皆由氣生」,就是說過度的情緒波動或者過度的精神刺激會導致人體氣機紊亂,臟腑功能失調,從而發生各種疾病。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大都要為生計奔波勞累,難免會有高興和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順境逆境,我們都要盡力做到少生氣,少發怒,不得意忘形,心態平和,百病不生。《內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開朗、樂觀、笑口常開者不容易抑鬱,多氣血通暢,身體健康;心胸豁達者多腸胃功能好,無睡眠障礙等,相反,暴躁易怒者易患肝病、心腦血管等疾病;心胸狹窄的人易失眠多夢、患胃腸道疾病等;有些人因為一點小事大發雷霆,或者與人爭吵的面紅耳赤,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突發中風等;有些人因工作或生活變故,不能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體重驟減,頭髮脫落,甚至精神失常,就像古代的伍子胥一夜之間鬚髮皆白,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我個人的理解是:用良好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物,積極樂觀地去處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高高興興去鍛煉,高高興興去工作,高高興興去戒煙,高高興興吃飯睡覺,高高興興去承擔壓力甚至是痛苦。這種好的心態不僅有利於健康,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這就是所謂的「態度決定結果」。

HK01 | 中醫師利用兒童獨有穴位研小兒推拿療法|結合中藥可令哮喘斷尾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2
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教授孫素明醫師將推拿療法與中醫藥結合,過去數年治癒了數百名兒童哮喘患者,療法的特點是利用兒童特有的穴位,改善小兒的消化功能,再與中藥結合,從而達到治好哮喘的效果。
兒童哮喘的中醫治療與養生調理_孫素明中醫診所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2
兒童哮喘 是一種較嚴重的兒科疾病,初發年齡在1—6歲多見。病程長、治癒慢、可延至成年,導致機體免疫力明顯下降。如果治療調理不當或不及時,身體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容易生病,生長和發育也會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的中醫治療及預防 | 中醫兒科 | 孫素明中醫診所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2
很多父母擔心子女長得不夠高,或甚不長肉。其實兒童生長發育遲緩,不僅健康上有所影響,甚至影響心理情緒的發展。中醫提醒預防兒童發育遲緩,應注意孕期的保養,以及注重飲食健康。對於治療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應越早越好,14歲以下較易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了解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出現發育遲緩。
小朋友身材矮小「 長唔高 」,多是「 疳積 」作祟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2
身高發育明顯差於同學或同齡的孩子,甚至到了十五、六歲還像小學生一般,小朋友大多是患了「 疳積 」,嚴重的還會導致智力發育遲緩甚至弱智,造成終生遺憾;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教授孫素明中醫師分析「疳積」成因及提供由中醫兒科角度出發的治療方案
「小兒推拿療法」結合中藥治癒兒童哮喘_中醫兒科訪談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2
小兒推拿療法有效治療兒童「疳積」及促進慢性、虛弱性疾病的康復。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教授孫素明教授完成了一項兒童「疳積」的臨床研究觀察,顯示以小兒推拿療法為主的治療方式,對有關病患的總有效率高達98.5%。
兒童生長發育遲緩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2
子女不長高、總是病痛纏身?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孫素明教授探討兒童生長發育遲緩!
兒童「生積」食唔肥浸大倡小兒推拿治療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1
小朋友的體形消瘦、慢性咳嗽、厭食或腹痛腹脹?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師孫素明提醒家長,小朋友有可能患上疳積、即俗稱的「生積」,小兒推拿療法則有效改善病情。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師孫素明解釋,疳積相當於西醫的 「 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症 」, 多發病於兒童,主要是由餵養不當,如吃得過多或過於油膩,及先天因素引起,導致腸胃的消化吸收有障礙。
推拿療法助治「生積」童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1
小孩子若有厭食、吃飯過慢、急躁易怒、過度活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不一定是因為頑皮,有機會是患上俗稱「生積」的疳積。疳積相當於西醫的「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症」或「慢性胃腸功能障礙」,多發病於低齡兒童。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2014年起,因應疳積的治療成效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臨床研究觀察,發現98.5%患者接受「小兒推拿療法」後,病情有好轉甚至獲治癒,負責研究的專家指,若輔以中藥、膏方或拔罐等方法,也可增強推拿的臨床效果。
小孩生積食唔肥推拿改善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1
若發現小朋友體形消瘦、慢性咳嗽、厭食或腹痛腹脹,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師孫素明提醒家長,小朋友有可能患上疳積(俗稱「生積」),鼓勵患者嘗試小兒推拿療法。
推拿醫哮喘病童棄藥煲兼長高
作者: 孫素明 2025 Mar 1
小朋友因哮喘咳嗽與氣促不停,家長心痛,不想他們再做「孱仔孱女」就要及早治療,中醫領域有種醫法可免小兒變「藥煲」。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有提供適合十四歲以下小童的小兒推拿助改善哮喘,該院臨床部中醫師孫素明指,補氣行氣穴位在孩童時期較明顯,長大後便難找出,而以推拿治哮喘可透過按摩指定穴位宣肺化痰及開胸順氣,配合沖劑及味帶甜膏方調理腸胃,兒童甚至可長得更高。
更多文章